近年來,德州市慶云縣通過嚴格標準“選”、全面培訓“育”、用好制度“管”、三方聯動“評”,不斷提升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的能力素質。
嚴格標準“選”,蓄好“源頭活水”。以“黨員身份、責任心強、善于溝通、作風過硬、身體健康”為標準,堅持需求導向,采取在機關事業單位中“選”、在年輕后備干部中“挑”、在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中“配”等方式,通過自愿報名、組織推薦、實地考察,嚴把人選“質量關”。目前,全縣共有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90名。
全面培訓“育”,幫助“充電補鈣”。將黨建指導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全縣黨務干部培訓范疇,堅持“同研究、同部署、同落實”,全方位、多層次開展業務培訓。針對黨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、重點任務,組織交流學習、現場觀摩,為黨建指導員加強理論學習創造良好條件。全面掌握企業生產與黨建融合發展的路徑與方法,開拓視野,增長見識,提高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質量。
用好制度“管”,確?!皰鞄洺稣鳌?。制定黨建指導員管理辦法、日常管理制度,堅持“優勢互補、資源互享、共解難題、共同提高”,指導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落實“三會一課”等制度。同時,定期召開黨建指導員座談會,交流經驗查找差距,提升工作能力,促進黨建指導員管理規范化、制度化。
三方聯動“評”,督促“履職盡責”。嚴格落實《黨建指導員管理考核辦法》,建立月度常規巡查、季度一線督辦、年終綜合考評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機制。縣委組織部、黨建指導員派出單位以及派駐組織三方聯動,采取定性與定量、群眾評議和工作實績相結合的辦法,綜合履職情況、工作成效等方面,對黨建指導員作出客觀評價,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年終考核重要依據,推動履職擔當。(中共德州市委組織部)